李大姐年轻时拔除了右侧下边长歪了的智齿,近两年右侧上边的智齿出现了塞牙情况。李大姐觉得年龄大了牙缝也变大了,塞牙是自然现象,用牙签掏一掏便可,小事一桩,因此没有在意。
一年前,她塞牙的情况加重,不仅用牙签掏不干净,剔牙的时候牙龈还会出血。慢慢地,牙齿遇凉、热都会疼,李大姐就不用右边牙吃饭,只用左边。偶尔牙龈肿痛,她觉得是上火了,吃两片药便好了,忍着没去看牙医。直到牙龈肿了,吃药也不管用了,李大姐迫不得已才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告诉李大姐,她的右上智齿和前边的牙齿因为长期塞牙得不到有效清洁,形成了很深的牙洞,可能都要拔掉。李大姐对此懊悔不已,要是早点看牙就好了。可是,塞牙这种小事还要看牙医吗?
塞牙,亦称食物嵌塞,是指在进食时,食物残渣卡在牙缝中。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尤为常见。许多人像李大姐一样,认为牙缝变大、容易塞牙是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因此对此并不太在意。有的人觉得只要不感到不适,就无需特别处理,简单刷牙就可以解决;有的人则认为用牙签清理干净就足够了;还有一些人即使难以清洁,也选择忍耐或避免食用容易塞牙的食物。
以上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塞牙会引发很多牙齿问题,早期影响可能较小,后期会导致牙龈出血、牙疼、口臭,甚至牙齿松动、拔除等不良后果。如果存在塞牙的现象,最好尽早请牙医检查和治疗,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牙齿疾病。
塞牙有哪些危害呢?
牙龈发炎、出血,牙龈退缩
如果塞牙后不及时清洁,会直接刺激牙龈,导致红肿和发炎,常见的症状是剔牙或刷牙时出血。卡在牙缝中的旧食物会随着新食物的进入而越嵌越深,进而加重牙龈的炎症。长期不处理,塞牙部位的牙龈可能出现退缩,导致牙缝变得更大,塞牙的问题也会因此加剧。
牙疼
在进食过程中,食物受到咬合力量后嵌入牙缝,会对牙龈造成机械刺激,引发疼痛。此外,使用牙签等坚硬尖锐工具强行清理牙缝,容易刺伤牙龈,从而引起进一步的疼痛。长期塞牙还可能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使得本就敏感的牙齿部位暴露在口腔中,任何冷热刺激都能引发牙齿疼痛。
口臭
如果食物嵌塞后未能彻底清洁,残留的食物会发酵腐烂,导致令人尴尬的口臭。对于长期塞牙的人来说,即使认真刷牙,也很难阻止嵌塞食物发酵后散发出的臭味,这会严重影响社交形象。
龋齿或牙髓炎
塞牙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最佳环境,这容易导致龋齿(虫牙或牙洞)。由于塞牙往往发生在相邻的两颗牙齿之间,位置隐蔽,因此不易清洁和发现,治疗也较为困难。如果牙洞持续发展并侵袭牙神经,就可能引发剧烈的牙痛和牙髓炎。
综上,塞牙对于牙齿如同温水煮青蛙,如果未被重视,会形成一个因果相连的恶性循环,直到牙齿龋坏、松动,最终拔除。
塞牙后应找牙医判断塞牙的原因和程度,不要抱有讳疾忌医的心理,要相信专业医生的建议。有的塞牙通过治疗可以缓解,有的塞牙则需要定期观察和自我口腔健康维护。
对于长期口腔卫生情况不良导致的牙龈萎缩、牙缝变大,需就诊牙周专业科室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萎缩的牙龈很难恢复,塞牙后要及时清洁牙缝,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定期复查牙周情况,防止牙缝进一步加大。
对于牙齿排列不齐、牙齿移位导致的塞牙,则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通过正畸治疗排齐牙齿,通过镶假牙防止牙齿关系的改变。牙齿磨耗或补牙后出现的塞牙也有可能通过充填或调磨牙齿外形来解决。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