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长智齿是“成年礼”,没必要管。但你是否经历过:智齿位置反复发炎、刷牙漱口都疼、甚至脸颊肿起来?别小看这一颗牙,它常常带来口腔最剧烈的疼痛之一,更可能波及邻牙,甚至危及全身健康。

为什么智齿问题这么多?
智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没用”的牙齿。现代人颌骨变小,智齿却还在长,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常见的情况包括:
1、阻生智齿:长不出来,被牙龈覆盖。
2、斜生智齿:长歪了,挤压前面的牙齿。
3、部分萌出:只露出一半,牙龈反复红肿发炎。
4、埋伏智齿:完全卡在骨头里,看不见却潜在风险。

这些问题让智齿成为口腔里的“定时炸弹”。
智齿可能带来的危害
1、反复发炎:智齿周围组织容易积食,细菌滋生,引发智齿冠周炎。
2、损伤邻牙:斜生智齿顶着前一颗牙,可能导致前牙龋坏甚至松动。
3、牙列拥挤:智齿生长挤压,导致前牙不齐。
4、全身影响:严重感染甚至可能引发发烧、淋巴结肿大。

所以,智齿不一定要留,但该拔时一定要拔!
智齿的处理方式
1、健康萌出的智齿:位置正常、不影响清洁,可以保留。
2、反复发炎或斜长智齿:医生通常建议拔除,避免反复疼痛和危害邻牙。
3、埋伏智齿:通过拍片(全景片、CBCT)判断位置,再决定是否手术拔除。
拔智齿是常见的小手术,正规医院操作安全、快速,大多数人术后恢复良好。

很多人因为怕疼而迟迟不拔智齿。实际上,现代局部麻醉下拔智齿,手术过程几乎无痛。术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开消炎药、止痛药,大部分人一周左右就能恢复。真正可怕的不是拔牙,而是因为不拔而长期忍受反复发炎,甚至拖到邻牙也坏掉。
为什么不能拖?
智齿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会“自己变好”。早拔智齿时,创口小、恢复快,费用也更低;晚拔时,炎症加重、手术复杂,恢复期更长,痛苦更大。“要不要拔智齿”其实医生一句话就能判断,但“拖延不拔”一定是最差的选择。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