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后,不少人会遇到牙齿敏感、酸软不适,甚至牙龈出血的情况,这让大家不免有些担心。其实,只要了解并做好洗牙后的注意事项,就能减少这些不适,让牙齿更快修复健康。

洗牙后两周内,牙齿比较敏感,受到冷热、酸甜、辛辣等刺激,以及咀嚼实力强食物时,容易出现酸痛不适。这是因为洗牙去除了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等,牙本质暂时暴露,牙齿的保护层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引发牙髓炎症,加重牙齿敏感症状。所以,这段时间应避免这些刺激性食物,尽量选择温凉、软糯的食物,如温粥、南瓜汤、面包等。若酸痛症状一直存在,可考虑使用抗敏感牙膏或到口腔专科医院检查。

刚洗完的牙齿,即便经过抛光,也特别容易产生外源性着色。像咖啡、酱油、可乐、巧克力、火龙果等颜色较重的食物,洗牙后两周内都要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中的色素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导致牙齿变色,影响美观。

洗牙后,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坚持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牙,刷牙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损伤敏感的牙齿和牙龈。同时,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等工具清洁牙齿邻面,减少菌斑、牙石和色素的沉积。短时间内还可以使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洗牙过程中,牙龈可能会受到一定刺激,出现红肿、出血的情况。洗牙后一到两天内有渗血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但要注意,不要用力吮吸、用舌头舔舐或用手指触摸牙龈,否则可能会引起牙龈再次出血,不利于修复。

洗牙后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一般在洗牙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半年进行复查,观察牙周情况。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牙周和口腔卫生状况,必要时可能会建议再次洗牙或进行其他治疗。定期复查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口腔问题,维护口腔健康。
洗牙后的护理特别重要,大家要留意牙齿敏感、牙龈出血等情况,严格遵守上述注意事项。如果出现长时间的牙齿酸痛、牙龈出血不止或牙龈红肿等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牙齿保持健康状态。
参与讨论